剪纸
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样式千姿百态,形象普遍生动而受欢迎;更因它最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并含蕴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其造型特点尤其值得研究。民间剪纸作为中国本源哲学的体现,在表现形式上有着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征,同时民间剪纸用自己特定的表现语言,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
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县的剪纸也颇有名。新县城关一位退休老教师罗得月同志曾在奥运召开前夕,耗时一个多月剪了200多套福娃,并在每一套福娃封面上写上祝愿,分别赠送给有关组织,部分领导同志、同事,表达了一个老党员对中国举办奥运会和祖国日益繁荣强大的美好祝福。同时,罗老两副刺绣还被北京奥组委收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