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走进新县 > 图说新县 > 网络文学
新县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发布时间:2012-07-12 来源:新县党史办 董绍富 曾宪盛
字体:
分享到:

  在推翻帝官封的革命斗争的历史长河中,新县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在鄂豫皖革命史和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
  新县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在革命时期,新县南部农民运动风起云涌。1926年10月,吴焕先等人在箭厂河乡创办三堂革命红学,这是鄂豫皖边区第一支农民革命武装。1927年5月,王树声等人在麻城的乘马区、顺河区(包括新县的男铺乡、泗店乡)组建农民自卫军,总部设在泗店计河东岳庙。这两支农民革命武装成为黄麻起义的主力。1927年11月13日,黄麻起义爆发,由黄麻两县农民武装组成的攻城部队,其中有箭厂河农民自卫军、义勇队1000余人,攻城突击队员77人,其中33人是三堂革命红学的骨干。经过激战,起义军攻克黄安县城。接着成立黄安县农民政府,建立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
  新县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1928年6月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在光山县柴山保(今属新县陈店乡)创建了鄂豫皖边区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在柴山保王湾召开,成立鄂豫皖边区苏维埃政府。1931年2月10日,在徐向前、王树声的指挥下,红十师三十团攻克大别山要地新集镇。随后鄂豫皖苏区党政军首脑机关迁此,设有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鄂豫皖省委、鄂豫皖区苏维埃政府、鄂豫皖军委、红四方面军总部等重要机关,成为鄂豫皖苏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新县是坚持大别山红旗不倒的中心地。1932年10月,国民党反动派在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征川陕走后,对鄂豫皖苏区进行空前的摧残。同年11月29日,中共鄂豫皖省委重建红二十五军,军长吴焕先。红二十五军长征后,高敬亭(新县董店人)根据省委指示重建红二十八军,坚持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1946年中原突围后,刘名榜按中原局领导部署重建罗(山)礼(山)经(扶)光(山)中心县委,领导游击队坚持大别山革命斗争,直至革命胜利。
  新县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落脚地。1947年8月27日,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区。日,第六纵队一部解放了经扶县城新集。9月2日刘邓司令部进驻经扶的宋家畈。当晚邓小平政委对民运部长穰明德说:“我们要把经扶县作为第一个立足点,希望你能在这里站稳脚跟,坚持下去。”并任命他为经扶县委书记兼县长。同年12月上旬,刘邓首长在南向店向刘名榜交待保存大军的一大批重要物资。当时野战军文工团、卫生部及医院均设在经扶县。1947年12月中旬至1948年2月下旬,邓小平率领的大别山前方指挥所驻扎在以经扶县为中心的周边区指挥内线作战

补  记

    回应网友:原文约6000字,本文是缩写,故简略。关于长征时间:1932年9月,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失利,新集陷落。同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为保存实力,西征3000里,建立川陕根据地。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从瑞金出发长征。1935年2月,红四方面军开始牵制国民党军队的兵力,策应红一方面军长征,3月越过嘉陵江。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两支红军主力会师后,混编成左右两路军继续北上,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征走后,1932年11月29日,中共鄂豫皖省委重建红二十五军。1934年9月,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派程子华抵达鄂豫皖。同年11月16日,省委率领红二十五军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进行长征。1935年9月,红二十五军先期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会合,组建红十五军团,打了几个胜仗,于同年11月,迎来了红一方面军到陕北。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会宁,实现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的胜利会师。至此,中国工农红军胜利结束了伟大的长征。

曾宪盛      2009年10月9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