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新县油茶产业发展五年行动纲要》的通知
新政〔2020〕11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香山湖管理区,金兰山街道办事处,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新县油茶产业发展五年行动纲要》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要求,认真做好落实。
2020年5月15日
新县油茶产业发展五年行动纲要
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河南深入革命老区新县重要讲话精神,抓住《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支持革命老区新县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机遇,立足新县油茶资源禀赋,做大做强做优新县油茶产业,充分发挥油茶产业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中的重大作用,特制定新县油茶产业发展五年行动纲要(2021—2025)。
一、发展目标
新县现有油茶面积共计30万亩,从2021年起至2025年,通过营造新林、改造优化老林、巩固加工能力和加大营销等措施,促使油茶产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持续增强。形成大别山区油茶产业的科研中心、种植中心和加工中心,实现“5122”发展目标。
1、新建高产优质油茶林10万亩,抚育改培油茶混交林为纯油茶林10万亩,油茶园总面积达到50万亩;
2、采取垦复、修剪、施肥等技术措施,巩固提升2009年以来新建的油茶林10万亩;
3、通过除杂、绿化复壮、密度调整等技术措施,逐步改造现有老油茶林20万亩;
4、开展茶油及其副产品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实现油茶产业年综合产值20亿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2万余个。
二、产业布局
根据全县油茶资源分布现状和立地条件,将全县油茶产业发展分成三大类别,分别重点实施三种不同类型的营造林模式。
5、在箭厂河、陈店、吴陈河、苏河、千斤、八里畈、郭家河、陡山河、泗店等乡镇(区、街道)利用荒山荒坡、松树线虫重点除治区域、房前屋后等宜林地栽植新品种油茶林。
6、在陡山河乡、苏河镇、千斤乡、箭厂河乡、陈店乡、吴陈河镇、八里畈镇等乡镇巩固提升新造油茶林,实现早产、丰产。
7、在新集镇、周河乡、八里畈镇、沙窝镇、田铺乡、陡山河乡、千斤乡、浒湾乡、卡房乡、金兰山街道办、香山湖管理区、国有林场等乡镇(区、街道、场)改造低产油茶园,全面提升单位产量。
三、重点工作
(一)优化种苗生产
8、加大良种培育力度,强化油茶良种育苗基地建设,培育优质种苗1000万株。
9、严格落实“四定三清楚”标准(定点采穗、定点育苗、定单生产、定向供应;品种清楚、种源清楚、苗木销售去向清楚),确保全县油茶种苗质量安全。
10、加快推进本地优良品种选育工作,鼓励应用油茶良种繁育新技术,争取有2个以上本地油茶良种通过省级以上审定、良种及配栽形成大别山区体系。
(二)加强基地建设
11、推进油茶种植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扶贫、水利、农村道路建设、国土整治、农电改造等有关项目,支持建设与油茶种植基地相配套的水、路、电等基础设施。
(三)扶持龙头企业
12、鼓励龙头企业主动与国内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联合,加强以油脂和茶林、茶苑为原料的生活用品、林化产品等茶油附属产品的开发,提高油茶产品附加值。
13、支持龙头企业建立原料生产基地,推广“公司+农户”模式,鼓励林牧以林地、资金、劳力等入股,创新“林权变股权、林权当股东、保底分红、利益共享”机制,与农民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共同体。
14、大力发展种植繁育、产品研发、精深加工、有机肥生产等主导产业及生物制药、油茶文化体验、康体养生等关联产业。
15、打造油茶生态体验游,开发“品茶油、赏茶花、饮茶蜜”等以油茶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活动,推动林旅融合发展。
(四)强化科技支撑
16、加强与亚林所、江西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积极开展科研攻关。聘请知名油茶专家成立油茶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并邀请油茶专家深入实地指导,破解油茶产业发展中的难题;
17、加强油茶科技人才培养和先进实用技术推广,每年培训人次不低于2000人次,实现油茶“乡土专家”全覆盖。做到县有技术专家、乡有技术骨干、村有技术能人。
四、保障措施
(一)加大投入力度
18、根据财力设立油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全县油茶产业发展。
(1)新造油茶林2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300元,分三年发放,每年补助100元。
(2)新造油茶示范林5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500元,分三年发放,第一年补助100元,第二年补助200元,第三年补助200元。
(3)对连续二年改造低产油茶示范林20亩以上连片老油茶林或新品种油茶示范园100亩以上的,每年按100元/亩补助,连续发放二年。
(4)对连续二年抚育改培油茶混交林为纯油茶林50亩以上的,每年按100元/亩补助,连续发放二年。
(5)达到示范基地、示范户标准和“四定三清楚”要求的苗木,给予适当奖补。
19、依法落实有关税费减免或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油茶企业可按政策规定享受贴息和农业保险政策;
20、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省财政投资用于油茶新造林补助、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优质高产新品种推广示范、低产油茶林改造、技术培训等。用好国家储备林项目,欧洲投资银行贷款河南省森林资源发展和生态服务项目,全面支持油茶产业的发展。
21、对油茶产业发展有特殊贡献的,按照一事一议奖补。
(二)强化行业自律
2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山茶油品质,禁止使用除草剂及高残留农药等破坏环境的行为,并进行严厉打击。
23、维护油茶籽采摘秩序,持续开展护秋活动,严厉打击早摘、偷摘等行为,严控外来油茶籽流入,切实保护本县油茶籽质量。
24、发挥企业联盟、行业协会及商会作用,制定本地区油茶种植和茶油生产加工标准,加强种苗繁育、新林营造、产品加工、宣传营销及行业监管各环节的沟通交流和统筹协调。
(三)加强区域合作
25、以本县油茶研究机构为依托,与省内外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引进先进的发展理念和前沿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效益。
26、县直相关部门主动做好跟踪服务,鼓励经济主体组织或社会团体争取油茶产业项目,全面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拓宽消费渠道
27、充分利用电商平台扩大线上销售,搭建茶油消费扶贫服务平台,定期举办茶油消费展销活动,不断提高新县山茶油市场占有率。
(五)放大品牌效应
28、大力宣传油茶产业发展的政策、技术和典型,推介油茶产品,为油茶产业发展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29、用好新县山茶油国家地理标志,叫响新县山茶油品牌,实现抱团发展,提升新县山茶油知名度。
(六)强化组织领导
30、成立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林业和茶产业局,具体负责全县油茶产业发展的组织协调和日常管理工作。
本纲要由新县林业和茶产业局负责解释。
文字解读:《新县油茶产业发展五年行动纲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