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新县民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中央和市县关于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部署要求,抓实“六度民政”建设,全面推进困难群众救助工作规范化管理,让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能够更加公平、更加公正的享受到相应的社会救助政策,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以情感为线,人员“应纳尽纳”。坚持低保救助扩围增效,2024年,新纳入城乡低保对象114人,现共有城乡低保17341户20256人。新纳入特困40人,全县现有城乡特困供养对象3274人,集中供养400人,分散供养2874人。临时救助已累计救助372人次。纳入城镇特殊困难群体关爱对象614户1563人。享受残疾人困难生活补贴的6549人,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的4595人,叠加享受两项补贴3099人。现有孤儿48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27名,“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共资助16名超龄在校就读孤儿。新增80岁以上高龄24人,已对全县7668名符合高龄补贴条件的老人进行了资料收集、信息录入及网上审核。
二是以勤政为先,资金及时拨付。每月10号前发放低保、特困、临时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孤儿基本生活保障金、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费、“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高龄津贴等惠民资金。截止2024年2月份,共计发放惠民资金约2034.24万元。其中低保金1030万元、特困资金524.04万元、临时救助资金81.16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190.215万元、高龄津贴40.525万元、孤儿基本生活保障金10.1万元,补差发放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费20万元,资助超龄在校就读孤儿3.2万元。同时,足额落实电费补贴。对低保和特困每户月补贴5.6元(10度)。
三是以职责为重,监测预警有力。一是充分利用社会救助系统应用,通过入户走访、自主申报、基层上报、群众反映等方式,常态化开展低收入人口信息采集工作,重点加强低保边缘人口和支出型困难人口摸排监测。截止2024年2月,全县累计排查16000余人次,已纳入低保边缘人口266户598人,其中支出型困难人口80户119人。二是健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与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数据对接机制,积极与乡村振兴、医保等部门信息共享每月开展2次(1号和16号)数据比对筛查,动态掌握未纳入社会救助范围的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情况。在保障好救助对象基本生活的同时,根据困难群众实际需求,及时将求助信息推送至残联、人社、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由相关部门根据职责提供其他专项社会救助或者帮扶,形成救助帮扶合力。对未纳入救助范围的低收入人口,重点监测其是否符合相关救助条件,一旦发现符合救助条件,及时纳入相应救助范围。全县现有农村低保14234户16568人,含脱贫户和防返贫监测户5422户7992人。
下一步,我局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要针对特困人员的特点和需求精准施策,按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金,强化临时救助,确保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立足本职工作,持续打造民政工作“认识要有高度、工作要有长度、发展要有宽度、服务要有温度、履职要有严度、成效要有亮度”的“六度民政”文化品牌,为全县困难群众筑起一道坚实的民生“保温墙”。
新县民政局办公室电话:03762987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