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企业开办传统“被动受理-纠错-再提交”模式存在材料反复修改、耗时费力难题,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创新推出“风险预诊+帮办纠错”服务模式,通过主动预警、靶向干预、精准防控,推动企业登记从“事后纠错”向“一次办妥”转变。
一是建立动态风险数据库,变事后纠错为事前防控。整合近一年来企业登记退回修改案例,重点分析退回原因,重复修改次数最多的材料,梳理出名称违规、住所证明缺失、股东签字遗漏、材料不规范四大类高频问题,形成动态更新的《企业开办风险清单》,并通过政务服务公众号宣传、企业开办大讲堂、线下窗口发放风险清单的方式,还原错误场景,减少企业重复性错误,提升企业自主申报能力。
二是材料预审服务前置,变被动受理为主动出击。开设“预审专窗”,企业提交材料后,专员10分钟内反馈修改意见,针对高频错误提供靶向纠错服务,提前规避退回风险。针对合作社注销材料复杂问题,编制《材料自查清单》,明确“成员签字+清算报告”等核心要件,并安排专员全程跟踪指导。
三是推行容缺受理服务,变硬性标准为柔性服务。制定《非关键材料容缺清单》,对非关键材料缺失,如未加盖公章的复印件,实行“先受理后补正”,允许企业在5个工作日内通过邮寄补正材料。对于超期未补的再启动退件程序,确保服务人性化与合规性并存。
从“反复改”到“一次办”,通过三步闭环服务,打造新县企业办事“零返工”体验,新县市场监管局以“小切口”改革推动营商环境“大提升”。下一步,新县将继续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用数字化手段破解基层服务难题,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