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及省、市、县深化“放管服”及“一次办好”改革部署要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指导意见》《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实施意见(试行)》《新县城市管理2024年获得用水专项行动方案》等有关规定,县自来水公司始终秉持“优质供水、用户至上”的宗旨,以“让群众满意、让政府放心”为工作目标,创新构建“省事、省时、省心”的全链条、全周期、闭环式服务体系,形成规模化、集聚化、系统化的服务效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显著。
主要做法
一是在“网上办、帮代办、就近办”上做文章,让用户更“省事”。通过全面提升“外网、专网、内网”三张网的功能,提供更加高效的线上联动服务;外网。充分吸收借鉴国内省内先进城市经验,健全完善河南省政务服务网、云上新县APP及微信公众号等业务平台功能,确保用户全面快捷地办理涉水业务。(2)专网。积极配合大数据中心,推动信息共享。用户办理涉水业务期间,需要用到用户身份信息、营业执照、信用评价、项目信息等内容的,优先考虑通过政务专网或大数据平台获取,或采取人脸识别的方式,尽量减少用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着力提升用户的体验感。(3)内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推进智慧水务中心、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及供水调度平台、客户综合服务平台、用水报装平台等改造升级工作,以管理的智慧化推动服务的便捷化、高效化、精细化。依托“水电气网视”共享营业厅等联合服务载体,建立用户服务需求信息共享微信群等,对无论从哪个渠道获取的用户涉水诉求,都及时推送给相关承办人员,安排主动对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在压缩“业务办理时限、故障抢修时限、诉求解决时限”上下功夫,让用户更“省时”。通过持续推广“零申请、零资料、零等待”的“三零”服务标准,大幅压缩业务办理时间;通过“早发现、勤维护、快抢修”的常态化机制,显著缩短故障抢修时限;强化“畅通渠道、快速办理、保证质量”三大措施,全面提升用户诉求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三是在“少花钱、用好水、全知晓”上寻求突破,让用户更“省心”。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帮助用户节省报装费用、减少漏损费用、降低维修费用;全力保障供水质量,确保“水量足、水压稳、水质优”,满足用户多样化用水需求;创新实施“用水信息全公开、工程进度全掌握、惠民措施全透明”的“三全”机制,确保用户能够及时、便捷地获取所需信息。
工作成效
(一)省事。新县自来水公司将用水报装、维修、过户、缴费、查询、开具发票等多项涉水业务纳入一个窗口办理,同时实现了全程网上办理。
(二)省时。新县获得用水提供“无感免申请”服务,线上通过信阳市建设项目审批综合管理平台、线下通过走访企业开展上门服务等多种途径,主动获取企业信息。依托新县智慧水务平台GIS系统,提前核实企业所在地周边市政供水管网建设、运行相关信息;先期进行用水工程图纸设计;提前办理占路、占绿及掘路审批手续;提前进行用水工程施工;提前完成外线工程建设;提前安装计量水表、阀门;用户需要用水时,直接开闸通水。新县获得用水流程为“开闸通水”1个环节,办理时限为 0.25个工作日内。
(三)省心。规范新县供水服务监管制度,明确监测标准等内容;同时建立了新县供水服务质量指标报送、监审和公布机制,并定期向社会公布监测报告。
经验启示
(一)主动换位思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主动站在用户需求角度,全面审视、谋划和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做到想用户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不断创新机制、细化措施、精准施策,切实解决群众获得用水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
(二)全面提质增效。扎实开展对标行业一流管理提升行动,主动寻标对标,切实找准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进一步明确目标方向,下大气力改进提升,持续优化供水服务质效,着力打造优秀服务品牌。
(三)强化整体联动。本着“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是营商环境”的原则,充分调动公司各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上下联动、整体协作、相互补台,努力形成公司优化获得用水营商环境的整体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