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国发〔2024〕3号)推进异地事项跨域通办要求,国家税务总局新县税务局依照总局、省局、市局统一部署,探索依托征纳互动开展跨区域通办服务,与湖北省红安县税务局合作,同向发力,破解跨区域业务难题,更好满足纳税人缴费人异地办税需要,为经营主体提供更多便利,积极推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主要做法
(一)跨省协作为基石,开辟异地办税便捷新通道
1.创新协作机制。河南省新县税务局与湖北省红安县税务局深化税收征管协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沟通协调机制,联合开展梳理完善异地办理事项清单、设立税收政策差异协调机制、跨区域纳税人辅导座谈、探索跨区域通办渠道、推进部分“跨省通办”业务等协作事项,初步构建起红安、新县两地税务部门多元参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开发融合的协作发展新格局。
2.组建服务团队。组建了“红新税悦”纳税服务团队,两地十余名纳服业务骨干在列。利用征纳互动服务平台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优势,为两地纳税人缴费人提供跨省业务咨询、政策宣传、申报辅导、沟通协调等服务。
3.设置通办专窗。在办税服务厅设立了“跨区域通办专窗”,明确专岗专人,负责受理和处理跨区域的税务业务,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如远程视频咨询、电子资料传输等,打破地域限制,让纳税人无需再为异地办税而奔波。
(二)云税直播领风尚,构建税费答疑可视化新平台
1. 创新“新”税直播模式。新县税务局发挥大数据优势,策划落地“新”税直播,联合红安局组建“红新税费宣讲团”,通过定期举办线上直播活动,邀请行业专家、业务骨干跨区域联合为纳税人宣传热点政策,解答涉税疑问,传播税惠红利。“云上”直播与征纳互动服务相结合,推出“教办+帮办”套餐式跨区域办税服务。
2. 建立“新”税直播回放库。方便纳税人随时回看学习,最新推出的4期视频,单期播放量达3000+人次,将企业关注的热点难点堵点进行“可视化”答疑,确保优惠政策应享尽享、应享快享。新县税务部门将接续推出关于跨区域通办的视频内容,让纳税人全面了解异地办税新形式。
(三)争议调解广聚焦,架起诉求高效响应新桥梁
1. 打破传统壁垒,建立云端实时互动交流平台。通过建立“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反馈渠道,构建起涉税诉求和意见快速响应体系,确保纳税人缴费人的每一条声音都能被及时听见、有效回应。线上,纳税人缴费人可通过电子税务局征纳互动平台发起人工互动,拨打12366热线电话实时反馈涉税诉求,下班时间进行留言互动,实现24小时不间断服务,通过平台后台归集数据,实现多部门高频、疑难诉求联动处理;线下,用好“枫桥式”涉税争议咨询调解中心,面对面解决企业难题,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2. 引入“云上枫桥”跨区域调解模式。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组建以公职律师、法律顾问、业务骨干为主体的税费矛盾争议“枫桥式”调解团队,负责接收、处理纳税人的投诉与建议。调解小组在接到投诉后迅速响应,通过视频连线、征纳互动三方互动等方式,依法依规进行实时沟通调解。这种“不见面”、“不跑路”的调解方式,不仅节省了纳税人的时间和精力,还提高了调解效率,降低了调解成本。
工作成效
自跨区域通办服务机制实施以来,新县税务局通过征纳互动跨区域协同,在执法主体、人员权限、业务办理流程不变,风险整体可控的前提下,办理异地业务10余件,涉及10余户外地企业和纳税人,纳税人办理跨区域税务业务的时间成本显著降低,异地税费业务的办理质效显著提升;通过云税直播、争议调解等创新服务方式,纳税人的诉求得到快速响应,涉税咨询得到快速解答,矛盾争议得到快速解决,今年以来共获赠表扬信、锦旗等10余次,纳税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得到了显著提升,为进一步推动跨区域通办服务落实添动力,促进税收营商环境再优化。
经验启示
一是强化区域协作,打破信息壁垒。跨区域通办服务机制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区域之间各部门的紧密协作与信息共享。各地区、各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纳税服务的跨区域协同发展。
二是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效。大数据时代,应积极探索智慧税务服务新模式,如云税直播、远程问办协同等,以更加便捷、高效的方式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三是注重纳税人需求,优化服务流程。应始终坚持以纳税人缴费人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完善税费诉求快速响应机制,通过收集纳税人的反馈意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税费服务的持续优化与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