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县”四连冠
军民共筑新时代鱼水情深典范
在4月24日召开的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上,新县以卓越成效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县"称号,实现该荣誉"四连冠"。这一殊荣不仅彰显了革命老区赓续红色血脉的政治担当,更标志着新县在深化双拥共建、服务强军兴军征程中树立了新时代标杆。
红色基因铸魂,构建双拥“新县模式”
作为“28年红旗不倒”的鄂豫皖苏区首府,新县将双拥工作深度融入县域发展血脉。通过打造“一馆一廊一基地”红色教育矩阵(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红色文化长廊、大别山国防教育基地),年开展红色研学超100万人次,让“尊崇军人、热爱军队”成为全民共识。将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纳入民生实事工程,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224个服务站点,打造“老兵调解室”等特色品牌。
精准服务强基,打造拥军“暖心工程”
聚焦官兵“三后”问题,新县率先推行“阳光安置”政策,近三年高标准完成退役军人安置,事业单位安置率达100%;设立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基金,累计解决5名军人子女跨区域入学难题;创新“互联网+拥军”模式,实现医疗绿色通道、就业推荐等12项服务“一键办理”。2024年组织军属免费体检覆盖率达100%,相关经验获评全国退役军人事务创新案例。
军地协同赋能,谱写融合“发展篇章”
驻新部队深度融入地方发展大局,持续投入兵力参与乡村振兴,援建“八一爱民学校”2所,帮扶的田铺乡陶冲村实现整村脱贫,获评“全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在应急处突中彰显担当,部队官兵成功处置山洪灾害、森林火灾等险情5次,挽回经济损失超3亿元。军地共建的“大别山红色实景剧”年演出超100余场,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创新机制提质,绘就双拥“时代画卷”
面对新形势,新县率先构建“双拥+社会治理”融合机制,将退役军人纳入网格化管理,组建“老兵志愿服务队”参与基层治理;创新“军创贷”金融扶持政策,培育军创企业10家,带动就业200余人;建立“军地互提需求、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2024年解决部队战备训练保障难题5项,落实地方支持军队改革项目6个。这些创新实践被退役军人事务部作为典型案例全国推广。
“四连冠是新起点,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持续深化‘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职业’的实践探索。”新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刘廷辉表示。当前,新县正加快建设“双拥主题公园”“智慧双拥云平台”,推进“军休干部康养中心”等重点项目,奋力谱写新时代军民团结奋斗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