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滴水崖景区位于卡房乡王畈村,占地面积约16.7平方公里。景区主要包括滴水崖瀑布、杜鹃谷、金蟾岭等景点,自然风光秀美,人文气息浓郁。目前,景区有工作人员20人,其中管理人员4人、导游4人、保安4人、环卫工人5人、其他工作人员3人。景区累计投入资金1600万元,自2013年4月开始开业接待游客,2024年接待游客32万人次,营业收入60万元。
一、旅游资源丰富多彩
(一)资源类型。景区重点突自然风光观赏的主题,遵照新县“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和“九镇十八湾的发展规划,依托卡房乡红绿古资源优势,倾力打造了“自然风光+文化、旅游、康养、休闲”融合发展的景区。发展自然观光、登山运动、拓展训练、乡村民宿等特色旅游项目。建设滴水崖瀑布登山步道、杜鹃花种植和观赏区、古村落文化体验区,同时拥有山水田园风光游览,满足游客消闲、求知、健身的需求。
(二)特色数量品味。新县滴水崖景区拥有新县落差最大瀑布,宽约13米,落差42米,在豫南地区非常罕见。杜鹃谷占地面积约400亩,园内培育了五彩杜鹃、日本紫藤等50余种珍稀树种,种植了2万株古桩杜鹃,并培育了50万株杜鹃小苗。建有功能完备的游客中心、综合功能广场、生态停车场、绿化亮化等配套设施,兼有接待、停车、餐饮、民宿、宿营、WIFI热点等功能。
(三)组合关系。1.行:辖区景点均实现标准化旅游路循环通达,同省道、国道、高速、铁路均实现路网连接。2.住:已建成特色民宿5多家、60多个床位。3.食:豫南特色农家乐8余家,绿色农产品食材,百菜不同味,板栗焖鸡、天麻炖鸡、山野菜等特色餐饮,可满足不同地域食客的要求。4.游:景区景点路路相通,可实现登山步道健康游、杜鹃花文化游、滴水崖瀑布自然风光游等。5.购:景区景点特色旅游产品开发品种多、特色农产品、特色饰品、红色文化产品等。6.娱:白天畅游山水、夜晚篝火晚会放歌星空,品尝乡村美食,体验健康生活的无限乐趣。
(四)保护措施。1.开发有序有理有节制。新县滴水崖景区的开发与建设兼顾对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对景区内新建项目要进行环评,严格控制各种占用林地等旅游服务设施在景区内发展,实施公益林保护政策,保护景区生态平衡,促进旅游有序、持续发展。2.利用自然资源合理。新县滴水崖景区,依托良好的自然风光资、花卉、古村落等资源增强吸引力。同时注重生态保护防患于未然,在旅游开发阶段做了科学规划,避免林草植被的大范围破坏。使现有的自然风光与观光旅游和谐的统一。3.监测环境承载能力。休闲旅游的环境包含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在内的复合系统,需在旅游环境和承载能力内去做旅游的规划方案。新县滴水崖景区的环境容量,包括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和对游客的承接能力。对环境状况随游客人数增减而产生的变化要实时监测并及时反馈,使景点的美学价值的损减,原生态系统的破坏,环境的污染减到最低值。4.增强意识加强观念。旅游发展打开了景区原来的封闭性,外来游客带来的风俗和文化对景区人文环境带来潜在带动影响。景区保护管理在思想意识上高度重视,加强思想教育。把真正的运动、休闲生态旅游当成是一种崇尚自然、学习自然、保护自然、健康自我的旅游教育活动。
二、游客数量持续上升
新县滴水崖景区直属卡房乡人民政府管辖,王畈村委会协助安全、卫生等方面管理。景区自2020年4月举办首次举办赛事活动以来,举办了大别山(新县)乡村旅游文化节暨卡房乡首届“杜鹃红”文化旅游季活动、新县卡房乡“大别杜鹃王杯”文创作品大赛、卡房乡杜鹃文化节暨首届“最美卡房人”评选活动等,吸引国内外众多游客。
近年来实施100万元卡房乡戴河映山红繁育基地扩建项目、200万元戴河人居环境质量提升项目,投入400万元建设了文化大舞台、旅游公厕、停车场等;累计投入近1600万元。近十年来,倾力打造了“自然风光+文化、旅游、康养、休闲”融合发展,景区旅游收入成逐年增长态势,登山运动、生态观光、民俗餐饮等业态日趋成熟完善。
三、公共服务体系健全
为推进旅游道路交通引导标识系统化、规范化,完善区域旅游服务功能,为自驾游、团队游、散客游和市民出游指引更为清晰的方向,对新县滴水崖景区重点旅游交通指示牌进行了完善和提升。景区在县道观卡线、县道莲卡线等重要线路、路口均设置有规范的旅游标识引导牌、指向标。新设立旅游交通指示牌6块,并对原有的4块指示牌进行了维护保养。主体形象、一级导视、二级导视、三级路桩等完整的标识系统,线路救援服务有;WiFi全覆盖、太阳能救援灯杆、救援队等。线路配套的专业场地设施有:大型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救援服务中心等。
根据景区建设需要,满足游客如厕需求,合理选址,建设有3所旅游卫生公厕,公厕赋有豫南乡村民居建设风格。
结合电商扶贫,成立村级电商服务站,注册新县戴河文化旅游有限公司,通过网络销售本地花生、菜籽油、茶油、天然蜂蜜等农特产品;通过网络、报刊媒体、微信平台宣传新县滴水崖景区的旅游信息。
结合智慧乡村建设,景区光纤网络和4G普遍覆盖,居民互联网普及率明显提升。旅游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旅游信息惠民便民不断深化,数字普惠覆盖面进一步拓展。
白改黑建设双向两车道、9米宽的县道观卡线,新县滴水崖景区距G0424京武高速出口18公里、大广高速新县南站约50公里、距新县火车站50公里、距新县长途汽车站49公里,开通有新能源旅游巴士,沿路设置站点,交通十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