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县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8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8年1月22日在县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局长 赵 明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新县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大环境,财税部门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紧紧围绕县委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市财税工作有关要求,严格执行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各项决议决定,积极主动理财,突出改革创新,着力服务发展,致力改善民生,全力支持脱贫攻坚,有效克服了各种困难,较好地保障了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平稳较快发展,全年预算执行情况总体好于预期。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2017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完成243530万元,同比增长0.4%。其中: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010万元,上级税收返还收入3032万元,上级各项转移支付收入180267万元,债券转贷收入2453万元,政府性基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资金6319万元,上年结转资金1449万元。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数占调整预算110.7%,同比增长20.6%,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0262万元(国税完成19043万元、地税完成11219万元),占调整预算105.8%,同比增长23.9%;政府非税收入完成19748万元,占调整预算119%,同比增长16%。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全县公共预算总支出完成243225万元,占调整预算100%,支出规模与上年持平。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4285万元(财力支出169976万元、专款支出64309万元),上解上级支出592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302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县本级支出202437万元,对乡镇转移性支出31848万元。
3、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结余情况。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相抵,当年结余305万元,按规定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05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1、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情况。
2017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完成66541万元,同比增长136.1%。其中: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5212万元(上级下达的土地复垦券8854万元,全部列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长103.5%;上级补助收入3378万元,同比下降54.2%;专项债券收入27900万元,上年结余51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情况。
2017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支出完成66541万元,同比增长136.5%。其中:县本级基金预算支出60222万元,同比增长88.4%;调出基金6319万元。
3、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结余情况。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相抵,无结余。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1、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情况。
2017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08692万元,其中市级统筹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70106万元(含上年结余6943万元)、本级统筹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8586万元(含上年结余15650万元)。
2、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完成情况。
2017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完成52221万元,其中市级统筹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31743万元、本级统筹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20478万元。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结余情况。
2017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滚存结余56471万元,其中市级统筹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滚存结余38363万元、本级统筹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滚存结余18108万元。
(四)2017年财政政策落实情况
1、立足科学征管,完善机制增添新动力。
按月对重点税种、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税收进行动态分析监控,全面管控支柱税源情况。县政府定期召开收入形势分析会,及时协调解决组织收入中存在的问题,把握组织收入主动权。加强与重点企业沟通联系,全程跟踪服务。在抓好日常征管的同时,深入开展重点行业税收检查、企业欠税清收、小税种稽查及非税收入票证核销,努力做到应收尽收。将收入完成情况与税务征收经费挂钩,细化目标责任,严格考核兑现,发挥激励效应。
2、立足统筹发展,城乡保障取得新成效。一是大力支持经济发展。
投入9500多万元,支持“一区三园”征地、拆迁以及配套设施建设,“一区三园”承载能力显著增强。投入11300万元,实施水土保持、森林保护、林木培育等工程,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投入4000多万元,支持旅游经济发展,景区功能不断完善。投入31400多万元,实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城乡配套设施更加完善。上级和县本级预算安排扶贫资金35000多万 元,其中县本级预算安排资金7000多万元、整合上级资金28000多万元。此外,盘活存量资金4000多万元。全年扶贫支出累计39000多万元,主要用于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实施产业扶贫项目以及保障扶贫工作相关经费等。投入资金14600多万元,落实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两免一补”、普通高中和中职助学金及免学费等。投入11200多万元,实施薄弱学校改造、“明厨亮灶”工程、公立医院改革、城乡医院和体检中心建设等项目。
3、立足精细理财,财政监管取得新进展。一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按照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要求,全面完善了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统筹协调的全口径预算体系。加强预决算公开,在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设立“预决算公开”专栏,按要求全部公开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预决算,进一步提升了预决算透明度。盘活2014年以前各类财政存量资金16344万元,其中按原渠道重新安排继续使用存量资金14275万元、统筹安排使用存量资金2069万元,主要用于民生领域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从立项到竣工,实行建设前、建设中、建设后全方位监督,对 “三农”、社保、救灾、扶贫等专项资金,实行“专户、专账、专人”管理,项目资金实行县级财政报账制,专业化理财水平不断提高。积极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三公”经费、政府采购、国有资产以及农村“三资”管理专项整治“回头看”工作,采取自查、抽查、整改的方式,有效规范了乡镇、县直预算单位的支出行为及管理水平。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保障性住房专项审计、债券资金使用管理专项检查等工作,确保了财政资金安全运行。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财政改革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和项目难度加大;现有经济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不强,对财政收入持续贡献乏力;产业集聚区企业受制于市场资源配置、区位优势导向、政策调控等限制,短期难以形成大量税源;有效财力增长缓慢和支出增长迅速短期内无法调和,财政支出压力有增无减;预算管理、项目运作、监督机制仍然存在薄弱环节,损失浪费、挤占挪用现象仍有发生。对此,我们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切实创新方法,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8年财政预算安排情况
(一)2018年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积极的财税政策,支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发挥财税政策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强化财政监管,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为“山水红城、健康新县”建设提供坚实财力保障。
根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财税工作总体要求,2018年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
(二)2018年财政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
1、收入预算实事求是、积极稳妥。收入预算按照预期数编列,本级收入综合考虑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税政策,按9%的增长编列预算;上级补助收入按年初提前下达数编入本级预算。
2、支出预算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确保基本支出,重点向财源建设、重大项目建设和改善民生等领域倾斜,着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3、预算编制体系完整、综合统一。完善政府全口径预算编制,将所有收入和支出都纳入预算管理,统筹编制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因新县国有企业少而小,基本无收益,因此暂不编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其他“三本”预算的编制程序、内容、细化程度严格按照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进行编制。
(三)2018年预算草案
1、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本级一般公共预算预期收入54500万元,较上年增长9%,其中税收预期收入34320万元,较上年增长13.4%。政府非税收入预期20180万元,较上年增长2.2%。
●一般公共预算中央、省级补助按提前下达数编列120780万元。其中:税收返还3032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97776万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资金)19972万元。
——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照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分别编制支出草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175280万元,其中财力支出155308万元、专款支出19972万元。主要支出项目: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3603万元,公共安全支出8561万元,教育支出48903万元,科学技术支出279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693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642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3755万元,节能环保支出7084万元,城乡社区支出3892万元,农林水支出25492万元,交通运输支出1432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640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087万元,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1716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591万元,预备费500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3870万元,债务付息支出2860万元,转移性支出(对乡镇)14162万元。上解上级支出5920万元。预算周转金已有33万元,今年不作安排。
—— 地方政府存量债务情况
按照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要求,地方政府性债务实行限额控制,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截至2017年年底,政府存量债务余额104983万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85959万元、政府或有债务余额19024万元。上级核定政府债务限额为90100万元(政府负有偿还责任),我县债务在可控范围之列。
2、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 政府性基金预算预期收入32800万元。其中:本级政府性基金预期收入32600万元,政府性基金上级补助收入200万元。
——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计32800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支出30000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支出600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支出60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支出1400万元,彩票公益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支出200万元。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
——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预期收入126400万元,其中市级统筹社会保险基金预算预期收入83013万元(含上年结余38363万元)、本级统筹社会保险基金预算预期收入43387万元(含上年结余18108万元)。
——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预计62215万元,其中市级统筹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预计39285万元、本级统筹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预计22930万元。
——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结余预计64185万元,其中市级统筹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结余预计43728万元、本级统筹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结余预计20457万元。
三、2018年财政工作重点
2018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党的十九大之后立足新起点、展现新形象、实现新发展的重要一年。为此,财税部门务必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不断探索新形势下财政工作新思路,更好地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确保完成全年财政预算任务。
(一)围绕发展财政,着力在做大收入蛋糕上下功夫。
要落实目标责任保增收。明确部门责任,细化收入任务,主动协调联系,及时分析收入进展情况;加强部门之间配合,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协税护税的积极性,确保应收尽收。要强化税源监控保增收。完善重点税源重点跟踪、零散税源有效控管的管理制度,积极落实以证控税、以票控税等控管措施,加大征管力度,确保税收收入稳步增长,切实提升财政收入质量。要规范非税收入管理保增收。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确保及时足额入库;严格办公设施、房产、地产等国有资产审批处置程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重点争取均衡性转移支付、一般性转移支付、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人员工资、农村义务教育、公共安全转移支付、医疗卫生转移支付、社会保障和就业转移支付等资金,切实增加我县可用财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加大对“一区三园”支持力度,重点在融资贷款、资金整合、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当好参谋,扶持壮大一批龙头企业,改造提升一批传统产业,引进培植一批新兴企业,真正把我县“一区三园”打造成财政持续增收的源泉。大力支持市政建设、全域旅游、民生、文化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以投资增长持续引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积极整合涉农资金,全力保障脱贫攻坚,重点支持扶贫整村推进、扶贫搬迁、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病险水库加固除险以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以项目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二)围绕公共财政,着力在严控支出管理上下功夫。
严格执行县人大批复的政府预算和部门预算,确保预算刚性;严控耗费性支出,降低政府运行成本;加快支出进度,严格按照国库集中支付程序拨款。严格审批和验收程序,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加强与审计、监察等部门沟通联动,构筑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管体系,强化跟踪问效,确保专款专用,发挥效益。继续加大对城乡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围绕和谐财政,着力在办好民生实事上下功夫。
不折不扣落实国家强农惠民政策,不断提高强农惠民补贴标准,实行“一折通”发放,确保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退耕还林、农业保险等30多项强农惠民补贴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多渠道筹措、整合和调度资金,进一步加大教育、脱贫攻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方面投入,集中财力解决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的实际问题。不断加大保障力度,着力构建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和住房、突发事件等社会救助体系。继续支持做好城乡养老保险和低保工作,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低收入家庭救助水平。支持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工作,减轻困难群众负担。支持全县教育资源整合,扶持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落实各项就业扶助政策,着力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城镇困难群众等就业问题。继续做好住房保障工作,支持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等。
(四)围绕效能财政,着力在推进改革创新上下功夫。
围绕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在体制机制、资金分配、理财思路、预算管理、风险防范以及财政监督等方面坚持改革创新,逐步构建和完善科学的财政管理体系。围绕规范编制预算、加快预算执行这个核心,建立健全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长效机制。全面实施政府预算经济分类科目改革,深入做好部门预算与政府预算的有效衔接。继续深化绩效预算管理改革,将绩效管理范围覆盖所有财政预算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将纳入地方政府性债务系统管理的债务纳入预算管理,降低举债风险。按照上级债务管理要求,在债务限额内,积极申报政府性债券,缓解地方财政支出压力。积极做好债券管理工作,加快债券资金拨付进度,确保到位债券当年全部形成实际支出。加强制度建设,继续完善政府采购、投资评审、国库集中支付、公务卡、财政票据制度体系,确保财政资金规范安全高效运行。严格遵循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贯彻落实人代会对财政预算草案作出的决议,强化预算执行刚性约束。
各位代表,新的起点,任重道远;新的任务,充满挑战;新的目标,催人奋进。财税部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把握机遇,主动作为,持续求进,务实发展,圆满完成2018年预算任务,为“山水红城、健康新县”建设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