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新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县乡村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2年)》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05-27 来源:新县人民政府
字体:
分享到:

新政〔2021〕3号

新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县乡村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2年)》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香山湖管理区,金兰山街道办事处,县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

  《新县乡村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2年)》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21年5月24日

新县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

(2021—2022年)

  为落实落细《新县乡村建设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纵深推进河南省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县建设,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政策导向,把乡村建设行动作为关键抓手,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理念、“山水红城、健康新县”定位,依托新县丰富的红、绿、古资源,大力实施“百村传承、百村振兴”行动计划,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初步探索出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新县模式,为老区振兴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

  二、工作目标

  根据“一城三线三区”乡村建设布局,以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发展目标,突出面上整治、点上提升、线上打造,利用两年左右时间,选择70个村(居委会),从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方面进行提升,建成乡建示范村30个、整治提升村40个和中心集镇7个,打造县城—香山湖—田铺—泗店—箭厂河—陈店—郭家河“红色传承”、县城—新集—周河—沙窝—八里畈“豫风楚韵”、卡房—苏河—千斤—吴陈河—陡山河—金兰山—浒湾“两山实践”三条乡村建设主题线路,实现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扩片成面,基本探索出以红色文化为魂、以绿色生态为本、以乡村旅游为基的乡村振兴新县模式,形成全国知名乡村建设品牌,成为全省乃至大别山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排头兵、示范地。

  三、工作重点

  (一)整治面上农村人居环境。围绕建设更加宜居的现代乡村,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在全县所有村(居委会),大力推进“四整”“五改”“六清零”(四整:整治危旧房、整治旱厕、整治猪圈牛栏、整治违章房;五改:改水、改厨、改圈、改厕、改排;六清零:旱厕、废弃农房和闲置宅基地、临时垃圾堆放点、污染坑塘、撂荒地、集体经济薄弱村清零),实现天蓝、地绿、水净、景美。

  1.科学编制乡村规划。按照规划先行、有序推进原则,积极实施城乡一体化规划行动,2021年底全面完成全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村庄分类、布局规划,基本完成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出台新县农房建设导则,建立农房建设管控长效机制。

  2.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实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行动,提升乡村公路建管水平,推动旅游线路、景区景点道路“白改黑”,完善路肩、道路排水沟、路边绿化和景观小品等配套建设,将香山旅游路、S338、S205、G230等交通干线打造为处处是景、步步入画的景观线,建成河南省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实施农村供水保障行动,推进农村供水工程规模化、供水监管市场化、饮用水源地表化、城乡供水一体化。实施城乡清洁能源建设一体化行动,推进“气化乡村”建设。实施城乡信息通信网络建设一体化行动,巩固网络扶贫成果,提升农村互联网普及水平,建成河南省数字乡村示范县。实施城乡广播电视建设一体化行动,全面推进“智慧广电+公共服务”。实施城乡物流体系建设一体化行动,行政村(居委会)快递物流服务通达率达到80%。实施农村房屋品质提升行动,加强农村房屋建设风貌管控,完成农房安全隐患整治,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

  3.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城乡教育服务均等化行动,巩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县成果,加强乡村学校建设。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行动,以文化旅游“十个一”建设为抓手,打响“书香新县、文化乡村”品牌。实施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行动,构建高效协同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社会保障均等化行动,推进城乡低保制度统筹发展,健全县乡村衔接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4.实施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六清零”,逐村逐组建立“六清零”台账,拆除一处、销号一处。实施“厕所革命”,50人以上村民组全部配齐农村卫生公厕,全部完成农村户改厕任务,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短板。推进城乡垃圾污水处置一体化,梯次推进垃圾污水治理。完善集镇、景区景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将污水收集处置设施向村组延伸。

  推进景区景点和“百村传承、百村振兴”示范村人工湿地、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分类处理农村污水,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整治,营造村洁河畅水清岸美的生态画卷。强化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进畜禽粪污、秸秆、农膜、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等资源化利用。整体提升村容村貌,接续开展“四美乡村”“美丽小镇”“五美庭院”建设,有序推进农房及庭院风貌整治。

  (二)提升点上美丽乡村水平。巩固提升美丽乡村生态新县五年行动计划成果,在“红色传承”“豫风楚韵”“两山实践”三条精品线路沿线,分步建设八里畈等7个中心集镇、香山湖管理区水塝等30个乡建示范村、泗店乡余河等40个整治提升村(见附件)。

  1.建设中心集镇。分别编制田铺、箭厂河、沙窝、八里畈、吴陈河、千斤、陡山河7个中心集镇提升规划。围绕“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实施中心集镇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完善集镇供排水设施、体育健身设施,改造老集镇区房屋、路网,治理集镇区河道,建设乡镇文化站、文化广场、公园、便民服务中心、综合市场,提升学校、卫生院、养老院服务水平,推进集镇区高标准绿化、亮化、管线入地,硬化集镇背街小巷,配套集镇公厕、污水管网、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收集设施,将7个集镇建成连接城乡、融合发展的中心镇,不断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2.建设乡建示范村。结合“百村传承、百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选择30个基础设施较好、产业支撑较强且特色明显的村(见附件),建设乡村建设示范村。①提升基础设施。借鉴浙江安吉、江西横峰美丽乡村建设经验,拓宽主要村组道路,推进部分道路“白改黑”,建成一批“四好农村路”;全面治理村内河道、池塘,有条件的村打通河道、池塘、稻田、村庄之间水系,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形成流动洁净的水环境;全面完成户用厕所改造,建齐村庄污水收集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实现污水家家收集、户户处理。实施安全饮水提升工程,开展水源地清淤,完善村庄供水管网,健全供水日常运营管护长效机制。开展电网改造,建设5G网络、数字乡村,完成线杆入地。②积极推进“三化”。全面推进村庄硬化、绿化、亮化,入组入户道路全硬化,房前屋后、村庄空闲地全绿化,村庄主要活动场所、主干道全亮化。③建设服务设施。建设日间照料中心、停车场、文化广场、农家书屋、文化大院、村史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提升村卫生室管理服务水平,有条件的村新建改建幼儿园、小学、敬老院,不断提高群众生活品质。④配强产业设施。围绕产业发展,配套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打造一批特色农业、红色旅游、乡村旅游重点村。

  3.建设整治提升村。结合乡村实际,选择已配套部分基础设施、村容村貌较好的40个村(见附件),进一步强化整治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培育特色产业,提升村庄建设水平。一是整治村庄环境。按照“扫干净、摆整齐、拆顺畅、配设施、保常态”的要求,整治乱搭乱建现象,拆除村庄残垣断壁、废弃农房等,打通村组断头路,硬化入组入户道路,改造提升电网,建设供水管网、污水收集沟渠,美化村庄环境。二是建设服务设施。根据群众需求,分清轻重缓急,分步推进文化广场、卫生公厕、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幼儿园、休闲公园、健身场所等服务设施建设,方便群众日常生活。三是夯实产业基础。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产业强镇、现代农业园区等项目,配套生产路、沟渠、库塘堰坝等农业基础设施,巩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建设全域美丽乡村。立足生态宜居,聚焦“全域美丽”,按照“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的工作思路,将中心集镇、乡建示范村、整治提升村融入三条主题线路(见附件),一并规划、一并建设,高水平建设美丽乡村示范带,不断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从一处美向处处美、一时美向持久美、外在美向内在美、环境美向发展美、形态美向制度美转型,进一步增强乡村可持续发展能力。

  1.推进沿线综合治理。结合“美化大别·绿满山河”国土绿化行动、小流域治理、“四好农村路”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等项目,推进山水林田路村综合治理,在三条精品线路两侧建设景观小品,打造绿化景观、山水景观,建成香山湖—田铺—泗店—箭厂河—陈店—郭家河、县城—西河—毛铺—丁李湾以及西循环景观线。

  2.实施建设风貌管控。加强村庄建设风貌管控,制定《新县乡村风貌导则》,明确农房层高、面积、外墙色彩、建筑风格等标准,分类推进土木、砖木、砖混等农房修缮改造,严控无序建房行为,提升农房建设质量,支持新建一批功能现代、风貌乡土、成本经济、结构安全、绿色环保的宜居型示范农房,构建整体规范统一、个性特色彰显的宜居乡村。推进项目建设风貌管控,三条精品线路沿线建设的农田水利等各类项目,必须与现有线路上的自然环境、建筑风格和全域旅游要求相适应、相协调。

  3.做强特色主导产业。围绕三条精品线路建设,全力推进乡创、文创和科创,支持“红色传承”线路沿线乡村依托红绿资源,发展乡村旅游,重点建设水塝乡村振兴示范园、许世友将军故里景区、绿康源生态园、余河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大别山红廉文化园等园区,打造以研学游为主的特色产业;支持“豫风楚韵”线路沿线乡村壮大油茶、茶叶等产业,重点建设大别山油茶公园、七龙山现代农业园区、大地茶叶种植基地、丁李湾景区、徐湾现代农业园等园区,打造以农事体验观光为主的特色产业;支持“两山实践”线路沿线乡村发展中药材、食用菌、淮南猪等产业,重点建设羚锐中药材种植基地、奇龙岭民俗文化园、茅屋冲家庭农场、丰源嘉裕养殖场、武占岭生态度假区等园区,打造以绿色休闲游为主的特色产业。

  (四)提升乡村建设内涵。不断强化党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创新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推动乡村治理与美丽乡村齐头并进。

  1.建强基层堡垒。传扬大别山精神,深入推进“严乡强村育新”计划,大力实施红色堡垒、人才领航、兴业强村、“三治”乡村“四大行动”,持续开展“四面红旗”评比,着力培育领军人才、乡村创客、能人乡贤、工匠能手等“四类英才”,优先将有情怀、懂管理、善经营的农村产业带头人发展为党员,选拔一批党性强、素质硬、作风好的党员进入村“两委”班子,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实现强一个支部、促一个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

  2.繁荣农村文化。以文化旅游“十个一”(一广场、一公厕、一中心、一驿站、一村史馆、一队伍、一村歌、一村志、一故事、一品牌)建设、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利用为抓手,建立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充分挖掘利用豫南传统文化,注重保留乡土味道,让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

  3.涵育文明乡风。建立“一约五会”,建好“幸福驿站”,开展“清洁庭院·幸福家园”“四美乡村”“五美庭院”创建,推动乡镇“一所(站)一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图书馆分馆)全覆盖。开展殡葬改革、禁燃禁放、酒席减负等行动,推进移风易俗,塑造淳朴文明乡风,传承良好家教家风,基本养成重视道德规范、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

  四、实施步骤

  利用两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宣传发动阶段(2021年3月—2021年5月)

  1.宣传发动。召开乡村建设动员会,明确建设目标和内容,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上下联动、齐心协力、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2.制定方案。编制乡村建设精品线路、集镇和“百村传承、百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规划,制定详细实施方案,建立滚动项目库,明确工作任务和完成时限。

  (二)组织实施阶段(2021年5月—2022年10月)

  1.明确责任分工。各乡镇(区、街道)、各部门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将工作任务责任到人,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2.定期督导观摩。县实施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每月组织一次督查,每季度开展一次评比,每半年召开一次现场观摩会,对各乡镇(区、街道)工作进行评比打分,排定名次,兑现奖惩。

  (三)总结评估阶段(2022年11月—2022年12月)

  对乡村建设两年成效进行全面评估,总结经验,查找差距,提炼做法,全面推广。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在县实施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按照“一个线路一个专班、一个类别一个领导”组织架构,每条线路成立一个工作专班,县委副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政协主席分别牵头负责“两山实践”“豫风楚韵”“红色传承”线路建设。每个类别明确一名县级领导干部牵头,分管城乡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县级领导分别负责7个中心集镇和乡建示范村、整治提升村建设。形成县委书记抓统筹、县长抓推进、分管县领导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县直部门和乡镇(区、街道)工作责任清单,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二)加大资金支持。对三条精品线路、中心集镇和乡建示范村、整治提升村,根据建设定位,编制项目规划,确定项目内容,建立项目台账,明确完成时限和责任人。同时,按照项目化运作的方式,将同类建设项目打包,制定项目规划,确定项目资金。对村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服务设施项目,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对围绕乡村发展、农业园区配套等基础设施项目,创新投融资方式,通过文投、农投、交投、水投、林投等平台,积极争取债券和政策性贷款支持;对产业发展项目,通过实施“999”回归工程等方式,吸引民间投资,引进社会资本。

  (三)突出群众主体。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多角度、全方位宣传乡村建设内容,做到家喻户晓。通过“幸福大讲堂”“昼访夜谈”等载体,不断宣传先进典型,用群众身边的人和事,积极引导群众支持、参与乡村建设。探索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稳步推进基层协商民主,推广乡贤参事会、红白理事会等做法,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

  (四)严格考核奖惩。将乡村建设纳入乡村振兴考核,对先进乡镇(区、街道)、县直责任单位,按照乡村振兴工作先进单位奖励标准进行表彰和奖励。对乡镇(区、街道)工作推进不力,连续3次督查排名后两位的,予以通报批评,乡镇(区、街道)党(工)委书记、乡镇长(主任)、分管副职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等次。对县直责任单位工作推动不力,连续3次督查排名后两位的,单位主职、分管副职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等次。

  附件:新县乡村建设工作重点

  附 件

新县乡村建设工作重点

  为更好地推进落实《新县乡村建设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特确定建设重点如下:

  一、乡建示范村(30个)

  香山湖管理区水塝村、林冲居委会;新集镇代咀居委会、董店居委会;田铺乡河铺村;泗店乡计河村、泗店村、大畈村;箭厂河乡竹林村;陈店乡梅花村、云山村;郭家河乡郭家河居委会、莲花村、湾店村;周河乡西河村、毛铺村、熊湾村;沙窝镇熊河村;八里畈镇七龙山村、神留桥村、李南冲村;浒湾乡徐湾村;吴陈河镇章墩村、阳土墩村、杜洼村;千斤乡杨高山村;陡山河乡刘湾村;金兰山街道办事处金兰山居委会;苏河镇墨河村;卡房乡居畈村。

  二、整治提升村(40个)

  香山湖管理区付山村;田铺乡黄土岭村、塘畈村;泗店乡王楼村、余河村、陆湾村;新集镇合龙村、黄湾村、冲田洼村;箭厂河乡戴畈村、方湾村、油榨村;陈店乡王湾村、细吴居委会;郭家河乡土门村;周河乡周河居委会、汤冲村;沙窝镇朴店村、杨畈村;八里畈镇长岗村、长河村、郑坳村;浒湾乡李寺村、黄墩村、伍榜村;吴陈河镇马鞍山村;千斤乡邵山村、戴湾村、余店村、大吴湾村;苏河镇新光村、朱店村;卡房乡王畈村、老叶湾村;陡山河乡白沙关村、连康山村、烂泥冲村、槐店村;金兰山街道办事处吴尖山村、周湾村。

  具体线路分布如下:

  一、中心集镇(7个)

  田铺集镇、箭厂河集镇、沙窝集镇、八里畈集镇、吴陈河集镇、千斤集镇、陡山河集镇。

  二、精品线路(3条)

  1.县城—香山湖—田铺—泗店—箭厂河—陈店—郭家河“红色传承”精品线路

  (1)中心集镇2个:田铺集镇、箭厂河集镇。

  (2)乡建示范村13个:香山湖管理区水塝村、林冲居委会;新集镇董店居委会;田铺乡河铺村;泗店乡计河村、泗店村、大畈村;箭厂河乡竹林村;陈店乡梅花村、云山村;郭家河乡郭家河居委会、莲花村、湾店村。

  (3)整治提升村12个:香山湖管理区付山村;田铺乡黄土岭村、塘畈村;泗店乡王楼村、余河村、陆湾村;箭厂河乡戴畈村、方湾村、油榨村;陈店乡王湾村、细吴居委会;郭家河乡土门村。

  2.县城—新集—周河—沙窝—八里畈“豫风楚韵”精品线路

  (1)中心集镇2个:八里畈集镇、沙窝集镇。

  (2)乡建示范村8个:新集镇代咀居委会;周河乡西河村、毛铺村、熊湾村;沙窝镇熊河村;八里畈镇七龙山村、神留桥村、李南冲村。

  (3)整治提升村10个:新集镇合龙村、黄湾村、冲田洼村;周河乡周河居委会、汤冲村;沙窝镇朴店村、杨畈村;八里畈镇长岗村、长河村、郑坳村。

  3.卡房—苏河—千斤—吴陈河—陡山河—金兰山—浒湾“两山实践”精品线路

  (1)中心集镇3个:吴陈河集镇、千斤集镇、陡山河集镇。

  (2)乡建示范村9个:浒湾乡徐湾村;吴陈河镇章墩村、阳土墩村、杜洼村;千斤乡杨高山村;陡山河乡刘湾村;金兰山街道办事处金兰山居委会;苏河镇墨河村;卡房乡居畈村。

  (3)整治提升村18个:浒湾乡李寺村、黄墩村、伍榜村;吴陈河镇马鞍山村;千斤乡邵山村、戴湾村、余店村、大吴湾村;苏河镇新光村、朱店村;卡房乡王畈村、老叶湾村;陡山河乡白沙关村、连康山村、烂泥冲村、槐店村;金兰山街道办事处吴尖山村、周湾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