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2021〕10号
新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县松材线虫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总体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香山湖管理区,金兰山街道办事处,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现将《新县松材线虫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总体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21年7月29日
新县松材线虫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总体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4〕26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科学防控松材线虫病疫情的指导意见》(林生发〔2021〕30号)、《河南省松材线虫病防控5年攻坚行动总体方案暨2021年度实施方案》(豫林防〔2021〕62号)文件要求,为持续做好新县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进一步巩固松材线虫病防治成效,遏制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和扩散蔓延,实现控制、压缩、消灭疫情的防控目标,保护全县森林资源安全和造林绿化成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合新县松材线虫病防控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一)森林资源概况
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2.4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79.3%,其中有林地面积9.7万公顷(松林面积2.9万公顷,占全县有林面积的29%),森林蓄积量38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8.56%,植被覆盖率达95%,是一个以林业为主的山区县、河南省林业重点县。
(二)松材线虫病发生情况
2020年秋季松材线虫病普查结果显示:我县疫情主要分布在新集镇、八里畈镇、浒湾乡、吴陈河镇、千斤乡、苏河镇、陡山河乡、卡房乡、郭家河乡、陈店乡、箭厂河乡、泗店乡、田铺乡、金兰山街道办事处、新县国有林场等共计15个乡镇(林场)的148个行政村(林区),疫情发生面积6.1万亩,枯、病、濒死松树36316株。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遵循预防为主、质量为要、监管为重的防控理念,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按照重点拔除、逐步压缩、全面控制的目标要求,实行分区分级管理、科学精准施策,开展疫情防控攻坚行动,坚决遏制松材线虫病疫情严重发生和扩散蔓延态势,维护全县森林生态安全。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依法防控。健全疫情防控法规制度,依法依规履行防控职责,落实防控措施,强化防控监管。
2.坚持系统治理。科学理性认识疫情,综合考虑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疫情防控工作的系统性,统筹疫情防控各环节开展系统治理。
3.坚持精准施策。坚守疫情防控底线,因地制宜,分区分级管理,科学分类,精准施策。
4.坚持属地负责。落实疫情防控属地政府主体责任,将疫情防控工作纳入各级林长目标考核体系。
(三)总体目标
控制增量,新发疫情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除治、早拔除”;消减存量,实现“控制一批、压缩一批、拔除一批”。全县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生区五年攻坚行动总体目标是:2021年底,实现卡房乡无疫情;2022年底,实现新集镇无疫情;2023年底,实现八里畈镇无疫情;2025年底,拔除卡房乡、新集镇、八里畈镇3个疫点。
三、疫情防控
(一)防治区划
除治区:将新集镇、八里畈镇、浒湾乡、吴陈河镇、千斤乡、苏河镇、陡山河乡、卡房乡、郭家河乡、陈店乡、箭厂河乡、泗店乡、田铺乡、金兰山街道办事处、新县国有林场等疫情发生乡镇(林场)划分为除治区。
重点防控区:将全县疫情发生乡镇(林场)以外的所有乡镇划分为重点防控区。
(二)主要防治措施
除治区实施“内防扩散、外防输出、全面攻坚”策略,实现疫情整体可控逐步压缩、定点清除。重点防控区实施“全面监测、严防输入、快速处置”策略,确保及时发现,及时消灭。
1.完善监测网络。强化疫情监测加强监测站点建设,统筹生态护林员、乡镇及林场管护人员和社会组织力量,创新基层监测组织形式和工作机制积极推进遥感物联网等新技术应用,构建天空地一体化、大数据可视化监测预报技术体系。按照《松材线虫普查监测技术规程》,做好定期巡查与专项普查,对松林实施全覆盖监测,及时准确掌握枯(濒)死松树情况。与疫点林区毗邻地带、交通沿线、风景区名胜区、松木制品生产和使用单位、建筑工地建材仓库、木材集散地、移动通讯站、电视发射台、高压线塔电缆线路光缆线路及高压线路等区域附近的松林是监测普查的重点。一是定期普查。于每年5—6月、9—10月组织完成春季秋季两次松材线虫病专项普查工作,并向国家林草局报告普查结果。二是每月巡查。发挥乡级农技服务员、护林员、村级测报员的作用,明确监测责任区域,发现枯(濒)死松树及时报县级林业主管部门进行采样鉴定。三是定点监测。根据松林资源分布及疫情发生情况合理布设松褐天牛诱捕器固定监测点安排专人负责看管和记录有关情况,诱捕到的松褐天牛成虫及时送县级森防机构进行线虫分离镜检。
2.强化疫情除治。坚持以疫木清理为核心的综合防治技术路线,严格执行疫情除治各项技术规定,因地制宜组织开展染疫山场疫情除治逐步控制压缩和消灭疫情。除治区疫情发生乡镇的所有枯(濒)死松树,要按照《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新修订的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的通知》(林生发〔2018〕110号)和《松材线虫病疫木处理技术规范》进行集中清理。同时严格按照疫木无害化处置能力确定疫木清理强度。
3.加强疫源监管。加强疫情山场管控,明确山场管理责任人。建立疫木定点集中处置和全过程跟踪监管机制,就地就近有序开展疫木无害化处置,严禁利用疫木加工板材。加强对疫木清理、除害处理等各环节的监管,不留死角,确保疫木及剩余物清理彻底、除害处理彻底,严防疫情扩散。
4.强化检疫执法。建立巡护机制,开展山场疫情封锁,科学布设检疫哨卡,防止疫木流失,有效阻截疫情传出。充分发挥木材检查站、森林公安、林政执法、林业植物检疫队伍作用,加强疫区松木及其制品监管,杜绝松木及其制品违法违规调运、加工、经营使用。加强对木材加工厂、木材集散地的监管,及时查验《检疫要求书》和《植物检疫证书》,做到全面复检。
5.媒介昆虫防控。严格执行《松褐天牛防治技术规范》、《松褐天牛引诱剂使用技术规程》等规定,采取综合措施,全面压低松褐天牛虫口密度。一是根据防治需要确定防治区域后,在媒介昆中羽化初期和第一次喷施药剂的有效期末,选用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的缓释型药剂连续2次施药防治。二是在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生林分的中心区域且媒介昆虫虫口密度较高的松林应用松褐天牛诱捕器诱杀松褐天牛成虫。在媒介昆虫羽化前设置诱捕器,一般每30亩可设置一套,每套之间的距离约150米,并用卫星定位系统定位绘制位置示意图,诱捕器要尽量设置在林中相对开阔且通风较好区域,诱捕器应当垂直悬挂,下端距地面1.5米左右,并及时更换诱芯,定期收集和处理媒介昆虫,统计媒介昆虫诱集种类和数量,诱捕器禁止悬挂于疫情发生林分边缘。
6.强化森林经营。统筹疫情防控与生态修复,优先将疫情防控纳入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生态工程项目,开展重点生态区域健康森林建设积极调整和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林分抗病能力。对治理林区内的采伐迹地进行更新造林,改植非松科树种,发生区周边新造林项目,应种植非松科树种。
7.保护古树名木。加强古树名木和重要地标性景观松树的保护,实行“一树一策”。适时对公园、景区等区域需要重点保护的松树,打孔注射16%喹硫磷·丁硫克百威乳剂1:1药液、阿维菌素等药剂进行预防性防治。
8.开展联防联治。加强与湖北红安县、麻城市、大悟县合作,密切关注邻县疫情,加强跨县际间联防联治,提高防治成效。
(三)加强档案管理
根据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实际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并由专职人员整理归档,主管领导应对档案规范性及完善程度进行检查督促,所有归档文件必须使用原件。松材线虫病档案包括上级下发的相关规范文件及通知;年度除治方案,防控经费预算、申请、拨付等文件;相关会议资料,日常监测、普查、检疫检查、除治、疫木处理等工作台账;其他反映当地松材线虫病发生规律、特点的资料。
四、检查验收
在每年4月至10月间进行。检查验收内容包括:防治经费落实情况;档案资料及除治台账;山场除治地、疫木处理等现场勘查;疫区监测情况;疫木监控、检疫执法情况。全县松材线虫病除治质量验收后,要及时通报检查验收结果。
五、保障措施
(一)明确防控工作责任。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实行疫情防控县、乡政府负责制,全面落实县、乡林长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把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纳入任期目标,签订松材线虫病防控“双线”目标责任书,并进行跟踪考察。县、乡林业主管部门依据区划类型及其防控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十四五”攻坚行动总体方案和年度实施方案,做到责任清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措施精准。
(二)加大防治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资金支持,将病情预防和防治经费纳入防灾减灾体系财政预算,为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加强对松材线虫病除治资金使用的管理,确保除治成效和资金专款专用。同时不断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实验室,购置疫情监测、检疫鉴定、灾情除治等仪器设备,全面提高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加强防治队伍建设,以疫情乡镇为单位组建松材线虫病防治专业队承担本地和重点区域防治任务。
(三)提高防控科技含量。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科学研究和防治试验,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与沟通,积极引进最新科研成果,探索新的防治方法;加强松材线虫病普查、监测、取样、鉴定和防治技术以及疫木采伐、枝桠材处理、伐桩处理、喷药技术、用药常识等方面技术培训,提高防控人员的实用技能,确保松材线虫病防控质量和成效。
(四)严格疫情监测鉴定。强化对松材线虫病的疫情监测,发现枯死松树及时采样鉴定,新发现松材线虫病疫情的乡镇,要按相关规定逐级上报,并及时启动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坚持松材线虫病疫情月报告制度。
(五)加强宣传教育引导。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松材线虫病危害的严重性和防治工作的紧迫性,普及松材线虫病防控知识和法律、法规等,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保护生态意识,形成多方参与、共同推进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新局面。要采取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充分调动并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参与到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中来。
(六)落实奖惩通报制度。依据《国家林草局松材线虫病生态灾害督办追责办法》和有关法规政策,县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指挥部将适时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治督查检查,并通报结果。对在防治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规定予以表彰和奖励;对组织领导不力,没有落实预防和除治措施,监测不到位、检疫执法不严、隐瞒疫情、造成疫情人为扩散和重大损失的,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对非法经营加工利用疫木、使用带疫包装材料,造成疫情人为传播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