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山河乡位于新县中西部,东经114.5度,北纬31度,距县城33公里。东与国营林场接壤,南与郭家河相邻,西接卡房乡、千斤乡,北连吴陈河镇。地势崎岖,气候宜人,属典型的山地综合区。领域内山脉纵横,南北长16公里,东西宽32公里。东有连康山,海拔727米,西有云雾山,南有武占岭,北有龙盘寨,海拔均在400~600米之间,属亚热带过渡性气候。年降雨量1370毫米,年平均温度15.1度,无霜期222天,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全乡总面积121.5平方公里,折计18.22万亩,其中山场面积11.21万亩,耕地面积1.12万亩,人均五分耕地五亩山,森林覆盖率达76%。主要河流有陡沙河、马驹河、白马山河、白沙关河和连康山河,有小型水库5座(绿石崖、马驹河、罗前湾、大竹园、白沙关)。堰坝30余处,大塘245口。全乡共1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0个乡直单位,260个村民组,387个自然村,6357户,23254人,属市级计划生育一类乡、市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乡,育龄妇女总人口4360人。全乡现有33个基层党支部,其中乡直党支部12个,农村党支部15个,外建党支部2个(驻北京、驻大连),非公有制经济党支部4个(林果业协会、三和种养殖业合作社、武占岭林业合作社、迎宾茶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员615人,村干部52人,其中支书、主任一肩挑2人,乡干部职工65人,其中在岗53人。2011年末,全乡国内生产总值304056千元,农业总产值157330千元,粮食总产量8424000公斤。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200千元,其中税收收入2400千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88160千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01元。
陡山河乡属林业大乡,境内物产丰富,资源充足,盛产板栗、银杏、茶叶、油茶等农特产品,是全县林业综合开发重点乡,素有中原杉木第一乡美称。全乡现有起龙山、豹子岩、万福寨、太平寨等林场5个,共有杉木林3.2万亩,松木、杂木林3.7万亩,板栗、油茶、银杏林2.9万亩,林木总储量近500万立方米,林果业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陡山河乡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展迅速。农业是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农业种植主要以水稻、油菜、小麦为主,盛产芝麻、黄豆、天麻、黑木耳等农特产品。农业养殖主要以本地猪、黑山羊、山黄鸡为主,肉牛、肉鸡、淮南猪产量大,肉质好。全乡现有规模养殖场14个,规模种植园4个,种养殖业在农业中占居重要比率。主要的莹石矿、硫铁矿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其中莹石矿储量近1000万吨。全乡现有萤石选矿场1个,免烧砖厂4个,年总产值近千万元。全乡现有中小学8所,教职工192人,在校学生2612人。有中心卫生院1个,村卫生室11个,医务人员28人,病床80张。
陡山河乡处于西循环主干道,交通便利,信息便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全乡现有移动、联通微波通讯基站5个,手机信号覆盖率达98%,有线电视入户率89%。全乡现有乡村公路旅程40余公里,所有行政村都通水泥路(油路),所有村民组都通公路。全乡有摩托车约1200辆,三轮车117辆,客运汽车52辆。全乡1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中柳林河、槐店、烂泥冲、陡山河、大塘等8个村已完成新农村建设规划,嘉苑新村、山河新村已完工并投入使用,柳林新村、槐店新村正在建设当中。
陡山河乡是劳务大乡,全乡常年外出劳务人员6400余人,其中国内务工人员6200余人,出国务工人员170余人,年劳务收入近1.2亿元,劳务业收入占群众总收入近47%。
陡山河乡属民政优抚大乡,全乡原参加革命的人员有1321人,革命烈士329名,红流人员281名。建国初期有红军干部117人,其中地师以上干部64人。全乡现有省级敬老院一所,院民50余人,五保户207人。
陡山河乡山高林密,东部紧挨新县国营林场,红绿资源十分丰富。主要红色旅游景点有白沙关万人暴动旧址(白沙关村)、抗日游击队司令部旧址(白马山村)和刘邓大军司令部旧址(刚店村),主要绿色旅游景点有连康山国家级自然风景区、“七十二莲塘”古迹,乌马潭、鸡公潭、乌龟石等零星景点总计二十余处。
陡山河乡民风纯朴,社会稳定,干部作风务实高效,连续14年无越级集体上访、赴京上访事件,属市级信访四无乡镇、市级平安乡镇。全乡民俗纯厚,单日逢集和舞龙舞狮传统由来已久,现有舞龙、舞狮、旱船、地灯各类民间艺人500余人。境内现有陡山河、寸腰石2个中心集贸区,集镇区总面积2.6平方公里,集镇常住人口近4000人,属省级卫生乡镇、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和市级文明村镇,并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和市级园林乡镇。全乡现有1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农民专业协会,1个农村资金互助社,有个体工商户126户,邮政储蓄所1个,信用社1个,群众经济意识明显,商贸业发展十分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