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起草说明
一、起草背景
1.新县位于大别山腹地,地处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地带,属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新县是以林为主的山区县,植被覆盖率高达95%,且植被种类繁多,蜜源植物资源丰富,蜜源种类多,分布广、花期长,发展蜂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和资源优势,漫山遍野的荆条、乌桕、五倍子、野菊花、桂花、板栗花等都是小蜜蜂酿蜜的优质蜜源植物。新县蜜蜂养殖历史悠久,属传统特色养殖产业。近年来,新县着力发展中药材、林果业等特色农业,蜜源植被的种类面积逐年递增,这些植物不但对蜂群的繁殖、玉浆及花粉的生产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还能生产一定数量的商品蜜。养蜂业是一项不占田、不占地、无污染,又环保的绿色产业、甜蜜产业,具有非常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蜜蜂授粉不仅能提高瓜果、蔬菜和经济作物的产量、质量,而且能节约劳动力,增加效益,发展蜂产业特别适合新县山多林多、田地少的实际,蜂产业在新县有着广阔的前景和潜在的优势。因此,政府扶持新县蜂产业是加快新县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2.2016年,新县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特色农业的意见》(新政〔2016〕3号)文件,由于该意见涉及特色农业面大、范围广、政府投入较大,难以实行。这次起草《关于加快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只将原意见中的蜂产业发展纳入支持范围。
3.关于支持蜂业发展方面,主要是依据我县养蜂业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推进养蜂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目前,新县养蜂数量大、范围广、发展态势良好,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4.根据《河南省“十四五”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河南省乡村产业振兴五年行动计划》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发展特色养殖业重点以发展淮南猪、肉牛和蜜蜂养殖为主,打造具有新县特色的养殖产业品牌,为此起草《关于加快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发展的重点内容和各部门职责进行了明确,前期征求过相关单位、各乡镇及司法局意见建议,经司法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通过形成此《意见》。
二、目标任务
到2026年底,我县蜂群数量达到5万箱,发展标准蜂场30家以上,培育壮大蜂产品加工企业2家以上,建设标准化蜜蜂养殖繁育基地10个以上,培养专业技术人才500人以上,建立蜂产品检测中心,促进科技研发和技术推广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文旅融合发展成效显著,蜂产业标准化、产业化体系基本建立。
三、核心内容
《意见》主要提出了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包括5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第一方面,建设示范基地。主要通过龙头带动、政策扶持、服务保障等措施,培育养蜂大户、专业合作社,提升养殖主体经营水平,推进种养示范基地、蜂旅融合示范基地、蜜蜂繁育示范基地、标准化蜂场示范基地、蜜蜂授粉示范基地等建设,促进全县养蜂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第二方面,加强品牌建设。主要包括4项重点工作:一是支持新县蜂产业协会发展;二是推进蜂产品溯源体系建设;三是积极探索产品等级化、差异化销售;四是积极申办国家级、省级蜂产业活动。
第三方面,强化质量监管。主要包括4项重点工作。一是建立区域农药使用通报协调机制;二是指导重点区域把蜂产品质量风险监测纳入到年度监测工作计划;三是加大市场监督管理力度;四是加强蜜蜂引种、放蜂、转场、取蜜等环节标准化管理。
第四方面,加大科技创新。通过支持蜂产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加强与科研单位对接合作和加强蜜蜂养殖技术引进、蜂业科技人才培养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提高蜂产业发展技术水平。
第五方面,延伸产业链条。推进“蜜蜂王国”建设,以香山湖管理区蜂产业示范园为核心,县域内重点养蜂基地标准化建设为重点,辐射带动全县蜂业提质扩面,打造集科普文化、教育培训、产业孵化、休闲观光、农事体验为一体的蜜蜂文化产业集群。
另从强化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支持、强化服务管理等3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为促进新县蜂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政策、投入、技术保障。《意见》中所提到的奖补政策均以中央、省、市制定的政策为准,且不同时享受上级、县级政策二次补助。
四、解读机关和解读人
解读机关:新县农业农村局
解读人: 高原
联系电话: 0376-2981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