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镇上开电动汽车最担心的就是充电不方便,每次跑县城充电费时又费钱!”2025年7月17日,在河南省信阳市新县沙窝镇党政便民服务中心旁,王女士一边熟练地扫码充电,一边笑着说,“现在家门口就能给车充上电,特别方便!”
王女士的“省心”,源于沙窝镇近期解决的一个民生“堵点”。随着新能源汽车增多,“充电难”成了不少居民出行的烦心事。这份烦恼,在镇里开展的“昼访夜谈”活动中被居民直接提了出来:“电车多了,公共充电桩跟不上,去趟县城充电太折腾!”
智能充电桩 中共新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群众有呼声,政府有行动。沙窝镇迅速把解决“充电难”列入“民生实事清单”,由镇政府牵头,联合村镇建设、自然资源、供电等多个部门,走遍全镇主干道、学校、商超等人流密集区域,评估电网负荷和便利程度,最终确定了多处充电桩最佳安装点位,可最大限度满足群众需求。
“充分考虑学生上下学安全,特意选在假期进行安装。同时,党政便民服务中心停车位紧张,工作人员多次现场测量,精心规划布局,确保充电车位和办事车辆的停放互不干扰。”沙窝镇相关负责人说。
短短两周,5台崭新的智能充电桩在点位上“安了家”,每台充电桩能同时满足两辆车的充电需求。“你瞧,操作特别简单,扫码支付就能用,充电进度在屏幕上实时显示。”王女士笑着说。
小小充电桩,不仅让群众告别了“里程焦虑”,也悄然带动了镇里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率,为绿色低碳出行注入了新活力。
从解决饮水安全到改善人居环境,从疏通充电“堵点”到缓解出行难题,沙窝镇始终坚持“开门纳谏、实干为民”工作准则,通过“昼访夜谈”“12345热线中心”等渠道,精准捕捉群众“急难愁盼”,用一件件民生“暖心事”绘制出了干群同心的生动画卷。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开门纳谏、实干为民’工作作风,动态收集群众反映的新问题、新需求,及时更新‘民生实事清单’,推动更多的便民举措落地生根,让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成色更足。”沙窝镇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