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至8月3日,由北京同心共铸公益基金会主办、中国健康好乡村组委会承办的“你我同心·艺术赋能”——同心艺术公益专项基金走进大别山、中国健康好乡村-河南新县公益活动,在河南新县成功举办。这场意义非凡的活动,为这片承载红色记忆的土地留下了深刻印记,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李庭琳参与相关活动。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与长征出发90周年的重要交汇点,亦是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关键之年。河南新县作为全国十大“将军县”之一,革命历史底蕴厚重。此次活动选址于此,旨在以艺术为纽带,传承红色基因,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8月1日上午,“你我同心·艺术赋能大别山”公益活动座谈会顺利召开。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席、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杨晓阳,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副理事长、监事长杜伟,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河南省文联名誉主席、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马国强,北京市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刘江平,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桂行创,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殷丽,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信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邹东升,北京同心共铸公益基金会创始人、中国健康好乡村项目秘书长、步长制药高级副总裁郑红兵,北京同心共铸公益基金会党支部书记刘静等出席座谈会。
会上,北京同心共铸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王淑勤介绍了基金会基本情况。杨晓阳、杜伟先后发言,表达了对活动的殷切期望与大力支持。
座谈会围绕艺术家创作与革命老区发展、同心艺术公益基金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在艺术家创作思路分享环节,与会者畅所欲言,交流作品的灵感来源、创作手法及核心思想,展现出艺术创作的多元视角与独特魅力。在探讨艺术赋能革命老区的结合路径时,大家提出通过主题创作、艺术项目落地、文旅融合等方式,为革命老区的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实现艺术与老区资源的有机联动。针对同心艺术公益基金发展方向,会议明确了基金定位,规划了项目蓝图,确保基金可持续运营,为艺术助力老区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此外,关于艺术家作品的展示与保留,会议提出利用线下展览、数字平台、文旅场景嵌入等多元化展示渠道,以及数字化存档、建立专项收藏体系等长期保留手段,让艺术作品的价值得以长久传承。
座谈会结束后,杨晓阳在水塝印象酒店看到正在作画的学生,亲切地与孩子们交流,并现场进行指导。
随后,慰问团队马不停蹄地走访了老红军后人家庭、退役军人低收入户以及有艺术天分的困难家庭子女,为他们送去关怀与温暖,传递社会各界的爱心。当天下午,众人前往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和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参观,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夜晚,大家还到红色演艺中心观看实景演艺剧目《红旗不倒大别山》,感受大别山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8月2日,艺术家们深入黄毛尖森林公园、许世友将军故里、田铺大塆等地采风。在大自然的壮美与深厚的人文历史中,他们捕捉创作灵感,用镜头和画笔记录下大别山的独特风情,为后续创作积累了丰富素材。
此次公益活动以艺术画展为核心,将优质艺术资源引入大别山,不仅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搭建起城乡艺术交流的桥梁,更在提升当地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凝聚社会力量关注乡村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活动为探索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做出了有益尝试,也让“同心互助”的理念在大别山这片红色热土上生根发芽。